从「腾讯应届生声讨加班事件」谈谈国内大厂的工作现状
昨天在 V2EX 看到腾讯应届生声讨加班事件的帖子,心中不免有些共鸣,想想自己曾是大厂员工,也有过同样的感受,于是想借此热点,聊聊国内大厂,说说一枚螺丝钉的想法。
如果你还不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,可以去看看主人公 folezhang 自己整理的《关于声讨加班事件的说明》,条理清晰,逻辑严密。如果套用字节内部的梗来说就是,这位老哥非常善文。
需要注意的是,文档放在 Google Docs,需要科学上网。(写到这里,我的第一想法还是,为啥不用更容易在国内传播的腾讯文档。随即才意识到,如果是腾讯文档,那大概就不会有传播的机会了吧。)
简单来讲,企微部门在给员工颁奖时,在评语中赞扬了该员工的加班行为:
folezhang 当场怒怼:
说起来,我挺能理解 folezhang 的愤怒。
这怒气里,有一小部分针对获奖同事及各位同僚,怒其为了工作而不顾身体。
回想自己,如果只用一个字来形容在字节的工作体验,那一定是「累」。
这种累不仅是生理上的,更是心理上的,大量琐碎且排期紧张的工作,常常压得我喘不过气,甚至工作中的事情还屡次出现在梦里,等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浑身都是冷汗。
要说成长,那肯定是有的,正所谓「字节一年,人间三年」,四舍五入我也是有五年工作经验的人了(狗头)。
毕竟玩游戏都可以靠「肝」来涨经验,谁说工作不可以呢?
这怒气里,还有大部分针对企微部门及国内大厂,怒其鼓励加班仍不知整改。
国内大厂能有如今的成就,从时代的角度来说,是吃尽了移动互联网的红利。
那如何才能从同一个锅里,盛尽量多的饭到自己碗里?
对于这个问题,大厂之间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,那就是:让员工多干活少休息,三天上线新需求,一个月上线新产品,未来半年突破百万日活。
最让人痛心的是,这样的做法真的有效果。
臭名昭著的血汗工厂拼多多,一度跻身国内第四大互联网公司,业内公认的养老公司豆瓣,如今靠评分和八卦勉强度日。
尽管过去一年监管不断重锤出击,国内大厂看起来也确实像在反思了,但是很多改进都还停留在纸面。
比如去年十一月的某天早上,HR 部门的某篇文档传遍了字节甚至整个互联网,文档中规定员工的工作时间为早上十点至晚上七点,超出时间可以申请加班,有加班费。
但是不同以往,如此重要的事情,既没有全员邮件,也没有领导通知,宛如房间里的大象。直到两个月后我离职的那天,这项规定都没能真正推行下去。
从这件事情,我甚至能看到决策者的挣扎:一方面是政府和舆论,让公司不得不下场表态,而另一方面是流量和竞争,也让公司不敢将其付诸行动。
很多年前,我就看到过这样一句话,至今深以为然:
入职以后,公司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台电脑,表面上看是每个人拥有了一台电脑,其实是给每台电脑配了一个人。
我也看到过这样一张图,不免苦笑:
写到最后,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马丁·路德·金的 I Have a Dream,这场为了推动黑人争取民权而进行的演讲,彼时彼刻,恰如此时此刻。